疾病
介绍
|
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(ITP)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。以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、血小板数量减少及寿命缩短、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、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为临床特征。临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。
|
疾病
危害
|
1、急性型ITP:以儿童常见,起病前1~2周常有病毒感染史;起病急骤,可伴发热、畏寒、怕冷,突然发生广泛严重的皮肤粘膜出血,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,可有内脏出血;2、慢性型ITP:以中青年女性多见,一般起病隐袭,多数在确诊前数月甚至数年已有易发紫癜、鼻衄、牙龈渗血、月经过多、小手术或外伤后出血时间延长等病史,出血程度不一,一般较轻。
|
用药
指导
|
1、首选药物为糖皮质激素,患者长期服用易出现水钠潴留、低血钾、高血糖等代谢紊乱,诱发或加重感染,消化性溃疡、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,一般在减量或停药后可以逐渐消失。服药前做好患者的解释宣教工作,并叮嘱患者不可自行减量、停药。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、血糖、血脂、白细胞计数、电解质水平等,发现异常,应及时报告医生。
2、用免疫抑制剂时,监测血常规变化,防止感染和出血。
3、避免使用损伤血小板的药物,如阿司匹林、双嘧达莫、吲哚美辛、保泰松、右旋糖酐等。
|
日常
护理
|
1、注意休息、保持心情愉快,勿紧张,当血小板<50×109/L时,不可做强体力活动,可适当散步、预防外伤。当血小板<20×109/L时需卧床休息,避免一切可能造成身体受伤的因素,如不留长指甲,避免碰撞,禁用牙签剔牙或用硬毛刷刷牙;2、宜进软食,勿过热,忌生姜、葱、蒜,因对血小板有破坏作用;
3、当血小板<50x10^9/L时需多休息,尽量少活动;血小板<20x10^9/L时需要绝对卧床,保持大便通畅,勿用力排便,勿紧张。
|
饮食
指导
|
1、提供高蛋白、高维生素、营养丰富、易消化的软食或半流质食物。
2、食物中常应补充含铁质、叶酸、维生素K、维生素C丰富的食品。
3、供给高蛋白饮食:各种红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再生,都需要依赖蛋白质作为基础,如含蛋白质丰富的瘦肉、蛋类、鱼类、乳类、鸡肉、豆制品及动物肾脏等。另外多吃鳖、龟及动物骨或骨髓熬汤等。
|
康复
技能
|
1、定期门诊复查血常规;2、按时服药,不可滥用药物。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;3、 饮食清淡易消化、高热量、高蛋白质、富含高维生素D;4、适当活动,血小板在50000/UL以下时,避免强体力活动,避免剧烈咳嗽,保持大便通畅;5、发生以下情况时能及时就诊:①有任何出血情况②头晕、头痛,乏力、恶心呕吐等③体温持续大于37.5℃ ④咳嗽咳痰,尿频、尿急、尿痛等⑤高血压、高血糖。
|